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你的身體
繪滿蜂的迷彩
你的世界
間雜蛾的迷惘

喧囂來自內心
你一向清楚
可說到尋找安寧
你總是欲言又止

欲言又止,是如此
頑固地暫定
於綠盈盈的陽光中
還是疾撲
向那跳動的火燄?

不存在的火燄燒
燒到尖端
總是不存在
從黑暗撲到陽光
深處,竟是無處不在

有什麼不可瞭解?
有什麼不能諒解?
卻因此失去
行動的能力
你只等待一個藉口

沉默是憤激的藉口
含糊是清晰的藉口
你不再說話如同
你不再舉翅

甚至,不再自己
於喧鬧的中心你消失
於絢爛的邊界你重現
光流裡相間的游魚
等你垂釣

嗡嗡嗡

嗡嗡嗡,日子真的過得好勤快。除了飛來飛去,我們還做了些什麼?
考試了考試了,每人都要扮蜜蜂了。俾心機,俾心機去採花、吸蜜。
口琴如果只是吹的,大概會易學很多,學費也會便宜一點。
決定了。與其遲疑不決,誤人誤己,倒不如爽快一點,應承就應承,拒絕就拒絕,別拖泥帶水了。
重置一台新電腦,花費甚鉅(我沒有中六合彩一二三四或安慰獎)。不過看見老弟從諮詢搜購到運送組裝都一直多加協助,親力親為,而且狀甚專業,淡定有台型,亦令我又喜又慰。
窗上窗花,簾上暗花,街上雨花。置身花叢小世界。我也有等在你雨中的況味。
慢慢覺得我又變回那隻擁有千百隻複眼卻只有其中兩隻看得到的遊蜂。
我們還做了些什麼?嗡嗡嗡?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家中電腦神神化化,原來是ramram壞了,現在拆了其中一條。慢。
難道真的要換新機?$$$$$$$?

-------------------------------------------------------------------

少年,年齡上有何定義?心智上有何定義?不知道,不清楚。我們從來就只關注接近完全成熟或成年的那一批青年和仍然非常稚嫩的幼兒,夾在中間的少年一直被略過,或忽視,從來就只擁有排除性的定義:既不是青年,亦非童年。彷彿少年就只有一種,只有一個,只是階段。由於成長的標誌仍然隱隱約約,由於幼年的純樸已漸漸褪卻,他們是缺乏鮮明特徵的一群。與其說他們沒被定義,不如說他們被草率地定性了:短暫的交接期、卑微的過渡期。典型的階段論下的犧牲品。少年,很快的,已不會再是少年,少年跨越了童稚,恰好來得及在寒冷的冬天呵出一口氣,便消失了,他的渴望如此過早地實現,以致他從未好好享受過對那渴望求之不得的,和那渴望欲抗還迎的,微帶焦慮和急躁的興奮。少年,就像剛剛在身體上萌芽的青春期變徵一樣尷尬,但尷尬很快便會被取代成坦然、張狂,或羞辱。
大島渚的電影《少年》利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凍結凝固一個少年的少年歲月,但他的少年就真的只有那麼長。他隨著那個他親手堆起又親手摧毀的外星正義朋友在風雪中分崩離析、還原為粉末而長大了。也許他一早就死了,在一次又一次的離開與重返中,在學習承擔起一些家庭責任的過程中,在對戀母弒父情結的衝突與解決中(電影中極其顯明的俄狄浦斯式的情節發展值得喜愛運用弗洛依德理論的朋友寫一篇長文),他一步步殺死了自己。這就是他懷有負罪感的原因。他早期的孤獨、寂寞固然拍得好,那些緊跟少年眼睛和面部表情的鏡頭和特寫,那些把人物迫至瑟縮一角的靜默的畫面,簡單而細膩,那些好看的日本電影的好處,慢慢讓孤寂變為一種氣氛,甚至氣味。但除了這些心理呈現,電影最了不起的其實是加上了這樣一筆:少年對自己成長、成熟的負罪感,而這一點,加上孤獨寂寞,才真正組成了少年那更深層也更複雜的內心世界。至於電影的表述方式則同樣出乎意料。冰天雪地下的一次爭執,母親要離開,父親挽留失敗,企圖搶回兒子,少年兒子幾乎不加考量,便剝下母親送的手錶刮傷自己,宣佈和母親一起走,與此同時一輛吉普車為了閃避少年的小弟弟而發生車禍,父母抱著小弟弟大驚狂奔離場,只剩下主角,看著車內的一個披血的同齡女孩,女孩也睜著雙眼,瞪著他。「她死了,是我殺了她。」一次發生在重大決定關頭的意外,讓少年的負罪感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寂寞和孤獨都找到了代罪羔羊,找到了出口。那個女孩是否真的死了並不重要,重要是她在少年眼中真的是死了。少年找到了一個對象,舉行他倉卒冷清的告別儀式,埋葬了自己。

-------------------------------------------------------------------------

一個人越脆弱,就越討厭脆弱的人,因為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一個自己已經夠了。
一個人越堅強,就越希望別人也堅強起來,因為在別人身上找不到自己──一個自己太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