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那誰

誰抽水,誰就被水抽;
誰小人,誰就被人小。
理解你的忐忑徬徨,手足無措,但醜陋總是超越理解。
別怪我們的旁觀與侮辱,只因籠裡雞作反從來就與我們無關。
地底超錯,攻城喪爆,漫畫人物的出場退場沒有任何警世意義。
Thatshit.

語到極致是平常


其實,還需要多作評論嗎?圖片已經說明一切。
今天在舊書店竟有幸看到孔慶東先生的兩本著作,一本編選摘錄金庸武俠小說的精華段落,一本則是他自己的文章選集。
陰笑著給它們拍了幾張照,後來重看幾遍,卻只覺得心寒。什麼「傳人」、「名家」、「博士」、「十佳」、「代表」、「主講人」、「專家」,他這一釣,放的線都挺長,但又怎樣呢?所謂知足不辱,他如今卻是寵辱不驚的境界了。
他在《金庸俠語》的序言說金庸的文字「語到極致是平常」,他自己呢?慣了在壇上、在眾目睽睽下「語不驚人死不休」,狗論反倒成為稀鬆平常的話了,他當自己就在後巷和偶然碰見的朋友閒話家常而已,衝口而出又哪裡記得?由淡漠到失憶,他充份展示出「不能句摘」的渾然一體之美。
正如他自己所介紹,他的文字是「只管開胃」的,我們作為讀者只需當他的話是其中一篇「流毒比較廣的一批麻辣燙文章」就好了,又何必真的被他「源自大地和底層的激情」「置於融合著大愛、激昂與幽默的混合情緒中」,因而弄得「難以自拔」?「大愛」只是一種情緒而已,哪裡有什麼打者愛也?他不過是幽自己一默,把自己當成手執打狗捧的叫化兒罷了。至於如果真的有中學生因為他的文章而「脫胎換骨為大學新生」,真的有「懷抱理想者」因為他的書而理想變質,我不會祝福或擔心你們,因為世界歸根究底是你們的。
對,我們大多數人都「理解不了這個平常」,畢竟是高高懸在壇上的話,即使我們這些無知小子「鳴鼓而攻之」,孔子感動得大喊「天喪予」,他大概也會堅持他「行己有恥」的風格,繼續搖頭感嘆「難矣哉」。
當然,只要我們抱持「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態度,自然能認識到孔先生話中可資鑒戒的意義,他的文章,「其文其人」也「必將成為到2050年依然被閱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