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他的時候,我們都是中一生,又是同班同學,性情相若,很談得來,由於彼此一開始都沒有什麼朋友,因此很快便熟絡了。
他愛打乒乓球,常常約我和另一位在我眼中是「高手」的同學,在上課前打它二十分鐘,當是熱身,再等放學後打到大汗淋漓,日暮歸家。我對乒乓球情意結般的興趣,便是在那時開始培養起來的。他的球技一開始也只是比我好一點而已,但他領悟力較高,進步很快,而我也不甘後人,一直被一種無形的推動力鞭策著,屢敗屢戰,慢慢地在在密集的切磋中學會更多技術,逐漸能夠和他以及「高手」球來球往,輸也輸得燦爛非常。直到黃昏了,直到手臂也酸了,不得不離開了,我們才各自回家,讓沿路的風吹乾濕透的襯衣。
在假期,我又常常上他家玩,玩什麼呢?玩超任、玩電腦,嘻嘻哈哈,或者安安靜靜,又一個下午。他的家境不太好,一家四口只靠收入微薄的爸爸養活,沒有太多物質享受,電器傢俱都是頗為殘舊的,但他們並沒有因為物質上的匱乏而不開心,他們總帶著自然的、不卑不亢的微笑對我,而對從來不曾為金錢煩惱過的我來說,認識了他以及他的家庭,可算是一次震撼教育吧,不過叫我銘記至今的卻是我那朋友曾經開玩笑似的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像你那麼有錢便會買。」開玩笑,有時就正正是潛意識的流露。原來,有錢、沒有錢,始終是牢不可破的二分觀念。從此以後,我總帶著一點警惕的心看待自己的家境,同時也開始在意別人尤其是朋友強加於我與他們之間那道似乎不可踰越的鴻溝:貧與富。它們真的是絕對的對立嗎?這種分化重要嗎?需要嗎?藉此,我們能真真正正認識一個人嗎?對真正的朋友來說,這一層當然不會造成溝通的障礙,但作為頑固地標籤著貧富兩邊的牆壁,卻永遠地樹立起來,成為心中一道無法磨滅的陰影。
由熟絡到疏遠,其實不用很多時間,也不需要什麼原因,一年兩年,暑假寒假,結識了更多朋友,有更多姿多彩的生活,然後,自己和別人就像薄餅的其中一片,在別人和自己的心中越切越小,最後只剩下點點碎屑。歷史,就是回頭看時切分出來的時段,他,這個好朋友,曾在我的初中階段佔有很重要的一部份,而現在,已成為歷史人物了。如果要選一個代表這段歷史開始的歷史性時刻,我可能會從碎片中拾起那一段乒乓球在我們的球拍之間來回急促敲打的聲音,那麼結束呢?就是階段的完結吧,有一些離別的畫面、決絕的表情讓我擷取嗎?
我看著印在玻璃窗浮光掠影上的一張臉,突破了重重顏色而清晰,我聽到開朗的笑聲,被笑聲牽引而有節奏地擺動的身體在我面前招展,似乎要一直盛放到這個世紀結束之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