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罄竹難書

怪哉。
上《漢典》查「罄竹難書」,解釋是「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例句呢?是「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竹難書。」摘自《抗戰以來》。
姑且不論原句的語法錯誤(奇跡如何「表現」?奇跡竟可多至數之不盡的地步?),單單比較成語的解釋(罪行多得寫不完),和示例(抗戰奇跡)兩部份,感覺已經夠奇怪。
也許是諷刺?是反語?罪行之多,難以置信,有如奇跡?
不可能,正義的抗爭又怎會有罪呢?
也許這個悖論是為了揭示戰爭的真象?
光榮與罪名、救贖與殺戮、善惡忠奸,在戰爭中,不單可以並存不悖,一體兩面,而且有時候壓根兒就是同一回事。
失敗者的罪狀
竹難書,勝利者的宣言竹難書,傷亡人數和痛苦程度竹難書。
歷史不斷重複,也難怪罄竹難書。
怪哉?不怪也。

2 則留言:

  1. 點解想查「罄竹難書」?《漢典》個名咁巴閉,無寫原典出自邊度咩?或者以前唔係貶義掛,不過而家一定唔係講緊好野啦。本野幾時出架,係時候要改版嘞。

    回覆刪除
  2. 《漢典》當然有引原典,「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不過問題是示例的用法。
    我就是看到學生作業中用罄竹難書形容罪惡、罪狀以外的事,我才想起查查它會否有其他用法,怎料查到這個「現代抗戰」用法。

    回覆刪除